张子强被枪毙他麾下3个马仔出狱后所做的事情让人愤慨!

一说到悍匪,大家可能脑海中本能地会想到不少冷血的身影,诸如内地的张君、台湾的张锡明等人。然而,这些人在香港一位悍匪面前注定是黯然失色。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有着香港世纪悍匪之称的张子强。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张子强率领“大富豪”犯罪集团,在香港和内地进行了诸多犯罪活动,抢劫、杀人、绑架勒索都做过。

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他和他的犯罪集团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经过内地法院的审判,其犯罪团伙有被判死刑的、有被判有期徒刑的,最终,“大富豪”犯罪集团土崩瓦解。

1998年12月5日,张子强被法院判处死刑,同月,随着一声枪响,这个令香港富豪坐立不安的悍匪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和张子强一起被枪毙的还有另外4名悍匪,他们分别是:陈智浩、马尚忠、梁辉、钱汉寿。另外,“大富豪”犯罪集团的骨干成员胡济舒、陈某汉和阿峰三人,则在被抓捕后因表现良好,主动配合公安机关交代了犯罪问题,从而得到了宽大处理。同时,法院鉴于这三人的立功表现,判了他们几年到十几年不等的刑期。

胡济舒,广东东莞人,江湖人称“蝠鼠”,是大富豪犯罪团伙中二号人物,热衷阅读兵书,是张子强犯罪集团的“军师”。“9810”案发后,胡济舒被判了15年有期徒刑,2008年被释放。此时他已年满60岁,但他还是不知悔改,继续从事犯法的勾当!

另外两个人陈某汉和阿峰,在“9810”案发后也被判了刑,但是要比比胡济舒出狱时间早。胡济舒出狱后没有重新做人,继续干起了违法的勾当,作为曾经的团伙成员,陈某汉和阿峰联系上了胡济舒,表示愿意和他一起做事。就这样,三个曾经的“大富豪”犯罪团伙成员又聚集在一起,开始了违法的行为。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社会发展太快了,这三人凑到一起后发现没什么适合他们做的,于是便决定从事贩毒的勾当。说干就干,胡济舒出钱并联系毒品货源,陈某汉和阿峰又对接上了黄某松,并借用他的渠道进行毒品的销售。

前文提到过,胡济舒曾是张子强犯罪集团的军师,其为人十分老道,所以他一直在幕后遥控毒品生意。他一般从境外购买可卡因,然后偷运过境,在深圳中转后再销往境外。在不到短短的一年时间内,胡济舒等犯罪分子便控制了整个珠三角地区的毒品生意。从2009年上旬开始,胡济舒通过黄某松这条运输线,两次走私毒品可卡因、约60.6千克,2009年10月,深圳警方捣毁了他们的毒品网络,胡济舒等三人再次被抓!

经过干警的顺藤摸瓜,共缴获毒品约63.1公斤,其中可卡因55.8公斤、1.2公斤、6.1公斤。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侦办贩毒案件的多名刑警都曾是破获张子强的骨干力量。胡济舒等三人被抓后,面对审讯的刑警感慨道:又见面了。

《功勋》里的皮特王原型是谁 电视剧功勋李源原型

如果说将老郝同钱三强联系在一起略显牵强,那么在《功勋》第10集,老郝坠机的相关片段里,他的主要原型就基本被坐实。

在剧中,老郝遭遇坠机事故前的第一反应是将装有宝贵资料的公文包紧紧抱在怀里,而这无疑是致敬郭永怀。

他是钱学森的师弟,毕业于美国知名的康奈尔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学业有成的郭永怀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终于赶在1956年的国庆节前一天启程归国。

回归祖国的怀抱后,郭永怀以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的身份活跃于核研究领域,为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其名气与功劳不亚于钱学森。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因其乘坐的飞机失事而不幸牺牲。临死前,郭永怀和警卫员紧紧相拥在一起,而在两人怀中就是装有热核导弹研究资料、得到妥善保护的公文包。

同年12月25日,郭永怀被追认为烈士。郭永怀也成为“两弹一星”元勋中的唯一一位烈士。

当然,郭永怀的奉献并没有白费——就在郭永怀被追认为烈士的同一天,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爆成功!

李延年这话说到了点上,这也是营里的意思,之所以给他们一个助攻名义就是怕他们压力太大。刘家龙和李延年经过仔细分析,提出了袭扰战术,势必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赢得了营长和指导员的夸奖。刘家龙也没想到不但没打乱营长计划还赢得了夸奖,真心感谢李延年,他平日从不独占功劳,是被人真心佩服的。

小安东不见了,有人觉得他最近听说要开打一直在开小差,当即带人去抓逃兵了。小安东被押着回来,大家都叫嚷着要枪毙了逃兵。对面来了个台湾特务名叫王泽仁,对驻地很是熟悉,这个汉奸要策反解放战士,三连的解放战士都集中在七连,为了避免策反有人建议暂停解放战士的作战,尤其是七连。七连的小安东被绑在树上,刘家龙怒斥他带着便衣和干粮临阵脱逃,要执行战场纪律。小安东年纪小,只想着要回家,他亲眼目睹二营的人上去就没回来过,还求着战友们回国后告诉自己青梅竹马张二妞说是为她而死。

刘家龙掏出枪就要杀了他,班长冲上来求他饶了小安东,刘家龙反而迁怒班长,他把小安东当儿子一样看待,如果不是他小安东也没那个能耐临阵脱逃。李延年一直没说话,这个时候却说起了张二妞和小安东的故事。小安东亲口说是张二妞给了他这条命,也是靠张二妞养大的。原来小安东从小乞讨为生,七岁时遇到了放牛回来的张二妞,这个只有五六岁的小姑娘用自己的嘴把羊奶吸出来喂进了小安东嘴里,把濒死的小安东救活。小安东是这么长大的,后来二人也死心塌地,小安东本来无名无姓跟着张二妞的姓,要不是抓壮丁他俩恐怕得有几个孩子了。

如果说将老郝同钱三强联系在一起略显牵强,那么在《功勋》第10集,老郝坠机的相关片段里,他的主要原型就基本被坐实。

《骊歌行》梁王最后怎么死的许凯与李一桐主演的《骊歌行》即将完结,这部剧的剧情进展如何,其实早就变得无关紧要。

罗厚财的三次转变,尤其明显。正如那个年代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千万劳苦大众,他的三次觉醒活脱脱的中华民族觉醒的缩影。

《功勋》电视剧人物历史原型《功勋》是一部制作很精良的电视剧,邀请了很多厉害的导演和嘉宾,讲述了8位功勋人物故事。

《功勋》将以“国家叙事、时代表达”的艺术手法,通过单元剧的形式,将八位“英雄”的人生华彩篇章与共和国命运串联起来,诠释他们“忠诚、执着、朴实”的人生品格,和献身祖国人民的崇高境界。

《功勋》于敏妻子生孩子第几集电视剧《功勋》正在4家电视台、3家网络平台联合播出,作为今年继《理想照耀中国》之后的又一部献礼拼盘剧

彼得·汉德克:74岁了写作仍是一种冒险

2016年10月28日讯,上周六,北京迎来了奥地利德语小说家、剧作家彼得·汉德克。这是这位毕希纳文学奖(德语文坛最高奖)、卡夫卡文学奖获得者第一次来到中国。

汉德克今年75岁了,却依然风度翩翩,银白的发丝向后梳去,看起来像是个音乐家。

1942年,汉德克出生在奥地利克恩滕州格里芬一个铁路职员家庭。很多人熟悉汉德克的名字是从电影开始的,最著名的就是由他编剧、由维姆·文德斯导演的经典电影《柏林苍穹下》。其实汉德克自己也执过导筒,把自己的小说《左撇子女人》搬上银幕,还曾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然而汉德克在文学上“出道”早得多,一生的履历和创作同样丰富。

1966年,24岁的汉德克以一部先锋剧作《骂观众》一举成名,在德语文坛引起空前轰动。后来又以剧作《卡斯帕》、《形同陌路的时刻》等,以及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无欲的悲歌》、《缓慢的归乡》、《五试论》等持续产生影响,被2004年的诺奖得主、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称赞为“活着的经典”,甚至“他比我更有资格得诺贝尔奖”。1999年,在北约空袭的日子里,他两次穿越塞尔维亚和科索沃旅行,为了抗议德国军队轰炸这两个国家和地区,他甚至退回了1973年颁发给他的毕希纳文学奖。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一小批热衷于实验戏剧的年轻人就开始传阅汉德克剧作的手抄本了。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汉德克作品尤其是后期作品的中译本都没能跟上,导致中国人对他的阅读一直处于滞后状态。直到2013年起,世纪文景陆续推出他的九卷本中文译本,于今年十月出齐。

若是见惯了国内知名人士见面会“你好我好大家好”这种一贯其乐融融的景象,初见汉德克,一定会对他印象深刻,乃至吓一小跳。对于前来捧场的观众,他不逢不迎不趋不媚,绝不是夸夸其谈型的知识分子,相反,有时讲完上一句话后,还会凝神思考片刻,再讲出下面的观点。

他不讲任何套路化的大道理,不会特意表露些适用于任何场合的魅力或温情,也不会专门找些关于中国文学的好话来取悦,只是从他自己的审美出发,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短到一句也是有的。有人介绍某某人是“中国著名文艺评论家”,他扭过头对翻译好奇地说,“在中国居然有著名文艺评论家这样的职业”。又或者,他会直接批评某个弯弯绕的问题“没有意义”或“无聊”,却也会由衷赞美某个提问的女孩子“穿衣很有品位”。

这般情状,让人禁不住想起他的那部成名作《骂观众》。这部戏形式新颖,完全消除了“间离”,没什么情节和对话,只有演员在台上向观众直接发话,或提问或辱骂,嘲笑观众是一群傻瓜。然而,当来参加这次活动的观众将话题屡屡引向这部不多的为国人所熟悉的汉德克作品时,汉德克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来之前听说中国人喜欢了解一本书是如何写出来的,但年轻时的作品《骂观众》只是“一片小指甲”,是“完整话剧之前的引言部分”,“就像是我们走向广场之前穿过底下的门洞,你后面会看到一个很大的广场”。他也不认为这是一部所谓“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写它的时候我22岁,那时还没有‘后现代’这个词语,不要给我贴标签了”。

汉德克希望中国读者可以迈过《骂观众》,多多了解他后期的作品。比如即将推出的《试论疲倦》的中文版,里面包含了五篇文体别致的“试论”体小说。其中最末一篇——写于2013年的《试论蘑菇痴儿》中,写到了许多蘑菇方面的专业知识。有读者好奇研究蘑菇是不是汉德克的一大兴趣爱好,就像纳博科夫之于蝴蝶研究那样。不料这一次汉德克丝毫不谦虚,直言自己是“关于蘑菇知识的世界冠军”,“认识所有的蘑菇品种”,以至到了痴迷的地步。

“我向大家道歉,在写这部作品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中国的青年人是不认识蘑菇的。”就连开起玩笑来,汉德克也是一本正经的,好像是继承了卡夫卡那种从严肃和冷峻衍生出来的幽默。

“有的时候我面对一片无人的原野写作,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到大自然当中去写。我其实对于写作本身也有害怕。写作并不是正常的,你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写出来。我现在已经74岁了,仍然可以说写作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这对我而言仍然意味着一种历险。”

尽管汉德克将作家称为“世界上最美妙的职业”,但能够看出,他对写作始终持有一种严谨的、形而上的态度。从本意上来说,汉德克并不愿意自己的作品主动向政治靠拢,他在自己的写作中思考的多是一些存在和本质意义上的问题,而且很私人性。上世纪70年代后,他就转向了寻求自我的“新主体性”文学。特别是《无欲的悲歌》,这是他唯一一部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写了他母亲自杀的事情。但当读者试图借此去探讨死亡或焦虑的问题,他又关上了这扇门——“我只是个作家,是个以写作为生的人,我不是加缪,不是罗兰巴特,也不是德里达”。

“我自己从没选择我要进入社会生活中,我写作的出发点从来都不是由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参与的运动。”汉德克的代表剧作《卡斯帕》于1968年首演,这出“说话剧”探讨语言和人的存在关系,被认为是和贝克特《等待戈多》同样重要的作品。首演时恰逢当时大如火如荼,人们对这出戏有着热情激烈的反应。但这让汉德克自己十分惊讶,“他们误解了我”。他说,自己寥寥几个参加过的可称为“群体性运动”的是披头士音乐会、教堂弥撒和足球。这种“独立创作”的观念也不会随着时空有任何改变:“中国现在是一个很全球性的国家,但是如果回到奥地利那个我出生的小乡村,我跟我的邻居说话的时候,我相信跟现在在这里发言是完全一样的态度。”

谈起自己的阅读,汉德克又“骄傲”起来,他打了个比方说,作为读者的自己和作为作者的自己就好像“一尊佛像”和“一只小蜗牛”。汉德克说他自己是个“专业级的读者”,阅读就代表着伟大的生活,是“这个世界的心”。“生活不是去电影院或者去博物馆,而是作为一个孤独的阅读者。”他说自己从离开巴黎到现在,已经有十天了,现在非常想念阅读的时刻,因为旅途中难以静下心来做这件事。迪伦马特、马克斯·弗里施、罗伯特·瓦尔泽……若是讲起喜欢的作家,汉德克说他一天一夜也讲不完,但同样地,他把阅读作为一件私人的事情,只宜与二三好友对谈,在公开场合,四五个人就太多了。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

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

当地时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戈兰·汉松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

保罗·米尔格罗姆(Paul R.Milgrom)和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B.Wilson)都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

与物理学奖、文学奖等“元老”级诺贝尔奖相比,经济学奖最为“年轻”。它的“诞生”足足晚了半个世纪,该奖项设立于1968年,是瑞典国家银行为了纪念诺贝尔奖设立者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增设的经济学奖项。

纵观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颁发,主要涉及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经济分析方法三大领域。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组成的评委会评定,每年最多可选出三名获奖者。

202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760万元人民币),比去年增加了100万瑞典克朗。

获奖理由:“以实验性方法致力于减轻全球贫困”,例如把减贫问题拆分化解为改善教育和医疗保健等更为细致入微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我们抗击全球贫困的能力”。

获奖理由:通过构建解释市场经济与自然和知识相互作用的模型,扩展了经济分析的范围,“使我们更接近于回答如何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全球经济增长”。

获奖理由:在行为经济学研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他是将心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进行研究的先行者,重点分析了有限理性、社会偏好和自制力缺乏三种心理活动可能导致的经济后果。他的助推方法为很多国家政府进行制度设计提供了帮助。

获奖理由:创建了一个全面的框架来分析契约设计中的许多不同问题,如高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薪酬、保险自付额与共同支付和公共部门私有化等,对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契约与制度,以及契约设计中的潜在缺陷十分具有价值。

获奖理由:他的研究横跨了消费的许多不同领域,主要解答了消费者如何对不同物品分配开支、社会收入及其留存比例,以及如何最好地衡量和分析福利与贫困等问题。

获奖理由:被誉为当代“天才经济学家”的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以对市场力量与调控领域研究的贡献而获奖,打破了多年来美国经济学家垄断经济学奖的现象。

获奖理由:因对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取得显著成就而获奖。他们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人们目前对资产价格理解的基础,资产价格一方面依赖波动风险和风险态度,另一方面也与行为偏差和市场摩擦相关。

获奖理由:在“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上作出贡献。沙普利的研究重点是如何使双方不愿打破当前的匹配状态,以保持匹配的稳定性。而罗思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稳定”是理解特定市场机制成功的关键因素。

获奖理由:西姆斯研究短期经济政策的作用,反映出对宏观政策效果的关注。而萨金特作为理性预期学派的领袖人物,在宏观经济模型中预期的作用、动态经济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的关系等研究领域,颇有建树。

获奖理由:凭借对“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理论的分析而获奖。三人的理论可以解释“为何在存在很多职位空缺的时候,仍有众多人失业”等经济现象。三人建立的经济模型还有助于人们理解“规章制度和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职位空缺和工资”。

法国老妇人与丈夫在英国生活50年因脱欧问题郁郁寡欢抑郁自杀

据《每日邮报》2019年9月8日报道,一名居住在法国的老妇因担心英国脱欧而自杀身亡。

据悉,现年76岁的弗朗西丝·玛丽-路易斯·戴维斯(France Marie-Louise Davies)和丈夫彼得(Peter)在英国生活了50多年。本来丈夫原计划和家人们移居法国。但妻子一直对英国脱欧感到担心和忧虑。

今年3月18日,她从格洛斯特郡图克斯伯里的家中走出,之后便在也没有回来过。据本地的验尸官报告显示,她的尸体是在两天之后,也就是英国原定3月29日脱欧的前九天在甘德巷附近的一片被水淹没的田地里被发现的。

格洛斯特郡高级验尸官凯蒂·斯科瑞特(Katie Skerrett)宣读了彼得在之前的听证会上发表的声明,声明中表示,彼得对妻子的死亡感到悲痛欲绝。

丈夫彼得在听证会上说道:“6个月前,我在欧洲和我生活了48年的老伴不幸去世。她在这个国家安安稳稳地生活了50年。现在,根据验尸官地记录,表示她是自杀的,并列举了她对英国脱欧忧心忡忡的原因。”

据了解,这对夫妇有一个儿子叫贝努瓦(Benoit)。戴维斯夫人经常对儿子表达对英国脱欧事件感到的焦虑。戴维斯夫人曾患有抑郁症,此前曾因肺炎接受过治疗,她的行动能力逐渐下降。

据法院表示,她失踪的那天去了兽医那里,但在家里的宠物死后,她整个人一直处于悲痛的状态。验尸官说道:“她为自己宠物的死亡而万分悲伤,她最近患了肺炎,行动不便。在她去世的前一天,她仍然非常担心英国脱欧的问题。晚上,她离开了家,却没有再回来。”

在彼得报警之后,警方和塞文地区救援协会(Severn Area Rescue Association)对她进行了搜寻。直到在水田里发现了她。

这位同志导演的GV作品竟然被保存在英国国家档案室

他本人会这样和你介绍他自己,“我很高兴别人把我称作同志色情片始祖。每个人都想成为伟大的人,始祖这个称呼让我感到自己跟先锋有点关系。”

花絮里,彼得是一个满头白发、弱不禁风的老头,说起话来气息微弱,带着拍花絮的人在纽约到处逛。逛到纽约中央公园的时候,他到一张长椅上坐下,讲述他如何开始自己的色情片生涯。

“当时我就坐在这张长椅上,拿着我的8毫米摄影机胡乱拍,这时有一个俊俏的小伙子闯进我的画面,就像这样走出我的镜头。”这个小伙子就是他的缪斯,将他脑海中对于色情片的想象力一下子打开了。

然后,他开始拿着他的8毫米到处找人拍色情片。在1950年代的纽约街头,彼得会物色那些紧翘,裆部鼓凸的漂亮小伙,带他们回家,让这些漂亮小伙在镜头前面跟着音乐跳舞,脱衣,“表演”,然后给他们一点儿钱,完成一次拍摄。

一开始,他只把这个当成兴趣,他万万没想到,看过他作品的人都说想要他更多的作品。但是在当时,他的这些作品并没有被社会大众所接受。

2014年,在《彼得·德·罗马:同志色情片始祖》的纪录片里,完完整整的把彼得的传奇人生公布于众。纪录片主要讲述了彼得这个英国皇家空军老兵是如何离开英国去往美国,然后又是怎样开启拍摄同志片新纪元的。

“我去往美国,是因为美国更加的自由,如果我把我的作品在英国发布,那肯定是要被逮捕的。”彼得语重心长的说。所以他用自己的方式避开了审核,用另一种方式在英国发布自己的作品。

在1964年到1979年里,彼得一共创作了20余部微电影,据说戏剧传奇人物约翰吉尔古德和作家威廉·巴勒斯都要为彼得写电影脚本。

不过现在,他的影片被人介绍时,会被称作“地下电影”(underground films),原因可能是因为在他开始这项“兴趣爱好”不久,他的一个短片被一个独立电影节选中,还得了奖。

这部5分多钟的获奖短片名为《热裤子》,是《彼得·德·罗马欲短篇集》所收录的8部短片中的一部。在热带风情的快节奏音乐中,镜头紧扣一位黑人小伙的胸脯和裆部。观众只能看见这两个部分,但能感觉到黑人小伙在跳舞。慢慢地,牛仔裤和背心都不见了,镜头开始360°围绕着小伙子舞动的下半身旋转,小伙的双手在自己的身上游走,然后打飞机。最后在舞蹈和音乐中慢镜头结束。

这个短片几乎代表了彼得的色情片风格——性感、妖娆,追求极致的视觉刺激,在胶片特有的饱和度和噪点的影像中,制造关于色情的幻觉,这种幻觉不是当下日本、欧美GV对活塞运动或SM简单的DV录影,而是伴随着某种来自电影的审美趣味,保留着自路易斯·布鲁艾尔以来的古老实验电影遗风。他的每一部电影,都试图制造一场关于同性的酣畅淋漓的梦境。

当你看到镜头里的帅哥,以为自己还在“欣赏艺术”时,你会被彼得打击到,因为即使拍得这么好,可连他自己都不认为这是认真在玩的“艺术”。他当年从电影节拿完奖回来时已经一战成名。有个制片人找上彼得,想让他的电影从8毫米升级为16毫米,他忍不住问彼得:“你干嘛拍这些?”

无论如何,这真是一份令人羡慕的事业,彼得自己也这么看:“会有一些评论家指责我拍摄的东西是纯粹的色情,可是,如果他们说的‘色情’指的是快乐和有趣的内容,我不觉得自己做得有什么不对。”

这位大师在2014年去世了,享年92岁。现在他一生拍摄的8mm电影都被英国电影协会保存在国家档案室里,并授予了他“第一位同志导演”的称号。

英国电影协会的罗宾逊说:“我希望彼得的杰作能够影响后世,他当时冒着巨大的风险为我们创作了如此独一无二且如梦如幻的作品,这是同志文化里非常宝贵的遗产。”

“拍卖理论”折桂 斯坦福两教授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米尔格罗姆和威尔逊发明了新的拍卖形式,可以代表社会广泛利益而非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卖方,同时拍卖许多相互关联的物品。

当地时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戈兰·汉松宣布,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保罗·米尔格罗姆(Paul R Milgrom)和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B Wilson),获奖理由为“对拍卖理论的改进和发明了新拍卖形式”。

米尔格罗姆1948年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威尔逊1937年出生于美国日内瓦市,两人都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奖金(约合760万人民币)。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往于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举办的诺奖晚宴被取消,颁奖典礼改为在线上举行。

汉松宣布,米尔格罗姆和威尔逊将于今年底前收到他们的奖牌和证书,并通过线上的方式发表演讲。等到疫情过去之后,他们将被邀请到斯德哥尔摩参加庆祝活动。

在音频连线中,威尔逊对自己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并没有显得太兴奋,或许是由于他所在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已经是凌晨三点。他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高兴的好消息,但他还没有想好如何使用这笔奖金。

尽管对拍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他说,他从来没有亲自参加过拍卖。但他指出,我们每天都在拍卖的接收端,只是没有意识到,“有些事情是隐性的,我们都是在被拍卖包围的”,比如搜索引擎上的广告可能是在拍卖会上出售的。

当被问到互联网如何改变了拍卖市场时,罗伯特·威尔逊说,它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各种企业都可以利用互联网连续进行拍卖。他列举了搜索引擎上的广告销售以及eBay之类的公开拍卖形式(他在上面买了滑雪靴!)。

此外,他还提到了互联网对金融交易的“深刻影响”,那里有许多买卖资产的场所,并且都通过互联网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金融市场可以进行即时交易。

当被追问如何庆祝得奖时,罗伯特·威尔逊回答道,由于有疫情,他无法去旅行,“我可能会为我的妻子和孩子们存起来”,也许等以后可能拿出来使用。

在生活中,拍卖无处不在。人们不仅以拍卖的形式在互联网上买卖物品,电力市场、金融资产、碳排放配额、无线电频谱也均通过拍卖运转。但是,人们在拍卖中的动机各不相同。一些卖家追求最大化收益,而另一些卖家则有其他目标,比如以拍卖作为一种工具减少碳排放或最大化公共价值。

诺贝尔奖项委员会主席彼得·费吉森(Peter Fredriksson)说,米尔格罗姆和威尔逊提供的拍卖理论是理解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今年的经济学奖得主从基础理论开始,后来将其研究结果用于实际应用中,这些应用已遍及全球。他们的发现对社会大有裨益。”

米尔格罗姆和威尔逊不仅研究了拍卖的运作方式,还为难以以传统方式出售的商品和服务(例如射频)设计了新的拍卖形式。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称,“他们的发现使世界各地的卖方、买方和纳税人受益”。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把东西卖给出价最高的人,或者从出价最低的人那里买下来。如今,天价商品每天都在拍卖中易手,不仅是家用物品、艺术品和古物,还有股票、矿产和能源。公共采购也可以以拍卖方式进行。

研究人员试图使用拍卖理论了解不同拍卖规则下的竞价结果和最终价格。但分析很困难,因为投标者会根据可用信息进行策略性行为。他们既考虑自己的信息,又考虑其他投标者的信息。

威尔逊提出了具有共同价值的物品拍卖的理论,这种价值事先不确定,但最终每个人都一样。例如,射频的未来价值或特定区域内矿物质的数量。威尔逊展示了为什么理性的竞标者倾向于将竞标价格置于他们对共同价值的最佳估计以下:他们担心中标者的诅咒,也就是,出价太高而输掉。

米尔格罗姆涉及了更为概括的拍卖理论,不仅承认共同的价值,而且认可不同投标人之间的私人价值。他在分析了多种众所周知的拍卖形式的出价策略后证明,当出价者在出价过程中了解彼此的估计价值时,这种形式将给卖方带来更高的预期收益。

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已经在用户之间分配了越来越复杂的对象,例如着陆点和无线电频谱。对此,米尔格罗姆和威尔逊发明了新的拍卖形式,可以代表社会广泛利益而非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卖方,同时拍卖许多相互关联的物品。1994年,美国政府首次使用其拍卖形式之一将频谱许可证销售给电信运营商。从那以后,许多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

每年9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向数千名科学家、学会成员和大学教授寄发邀请函,请他们提名下一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候选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与历届经济学奖得主也有提名权,不允许提名自己。被提名人选及评选意见直到50年后才能被公布。最终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投票选出,每届得奖人数不超过3人。

实际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依照已故瑞典工业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而是由瑞典国家银行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创立,奖金由瑞典国家银行支出。

从1969年首次颁奖至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累计颁发52次,共有86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其中,有2位女性获得过该奖,最年轻的获奖者46岁,最年长的获奖者90岁。

1895年11月,在即将辞世之际,诺贝尔立下了遗嘱:“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诺贝尔奖由此诞生,于1901年开始每年颁布一次。

诺贝尔基金会董事会已决定,今年每个类别的诺贝尔奖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760万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加了100万瑞典克朗(约合76万元人民币)。今年6个学科的奖金总额为6000万瑞典克朗(约合4560万元人民币)。

按照诺贝尔的遗愿,他的大部分财产(超过3100万瑞典克朗,今天约合17.94亿瑞典克朗))被设为基金,并投资于“安全证券”。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诺贝尔基金会是根据遗嘱于1900年成立的私人机构,其使命之一就是对诺贝尔的遗产进行投资。最初,“安全证券”仅限于金边证券或有房地产抵押的贷款。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基金会拓宽了投资范围,包括房地产、债券、有抵押贷款、大多数类型的股票等。

诺贝尔奖官网信息显示,截至2019年底,诺贝尔基金会资本的市场价值为49.02亿瑞典克朗。总投资资本的市场价值(总投资资本不包括直接拥有的财产)为46.18亿瑞典克朗。在2019年期间,该投资资本的回报率为16.6%。基金会披露的2019年资产管理报告显示,所投资资产的具体分布为:股票基金和股指期货占47%,物业基金占9%,固定收益资产占13%,另类资产占31%,应计货币对冲损失占0.1%。

彼得·汉德克:74岁了写作仍是一种冒险 北晚新视觉

2016年10月28日讯,上周六,北京迎来了奥地利德语小说家、剧作家彼得·汉德克。这是这位毕希纳文学奖(德语文坛最高奖)、卡夫卡文学奖获得者第一次来到中国。

汉德克今年75岁了,却依然风度翩翩,银白的发丝向后梳去,看起来像是个音乐家。

1942年,汉德克出生在奥地利克恩滕州格里芬一个铁路职员家庭。很多人熟悉汉德克的名字是从电影开始的,最著名的就是由他编剧、由维姆·文德斯导演的经典电影《柏林苍穹下》。其实汉德克自己也执过导筒,把自己的小说《左撇子女人》搬上银幕,还曾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然而汉德克在文学上“出道”早得多,一生的履历和创作同样丰富。

1966年,24岁的汉德克以一部先锋剧作《骂观众》一举成名,在德语文坛引起空前轰动。后来又以剧作《卡斯帕》、《形同陌路的时刻》等,以及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无欲的悲歌》、《缓慢的归乡》、《五试论》等持续产生影响,被2004年的诺奖得主、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称赞为“活着的经典”,甚至“他比我更有资格得诺贝尔奖”。1999年,在北约空袭的日子里,他两次穿越塞尔维亚和科索沃旅行,为了抗议德国军队轰炸这两个国家和地区,他甚至退回了1973年颁发给他的毕希纳文学奖。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一小批热衷于实验戏剧的年轻人就开始传阅汉德克剧作的手抄本了。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汉德克作品尤其是后期作品的中译本都没能跟上,导致中国人对他的阅读一直处于滞后状态。直到2013年起,世纪文景陆续推出他的九卷本中文译本,于今年十月出齐。

若是见惯了国内知名人士见面会“你好我好大家好”这种一贯其乐融融的景象,初见汉德克,一定会对他印象深刻,乃至吓一小跳。对于前来捧场的观众,他不逢不迎不趋不媚,绝不是夸夸其谈型的知识分子,相反,有时讲完上一句话后,还会凝神思考片刻,再讲出下面的观点。

他不讲任何套路化的大道理,不会特意表露些适用于任何场合的魅力或温情,也不会专门找些关于中国文学的好话来取悦,只是从他自己的审美出发,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短到一句也是有的。有人介绍某某人是“中国著名文艺评论家”,他扭过头对翻译好奇地说,“在中国居然有著名文艺评论家这样的职业”。又或者,他会直接批评某个弯弯绕的问题“没有意义”或“无聊”,却也会由衷赞美某个提问的女孩子“穿衣很有品位”。

这般情状,让人禁不住想起他的那部成名作《骂观众》。这部戏形式新颖,完全消除了“间离”,没什么情节和对话,只有演员在台上向观众直接发话,或提问或辱骂,嘲笑观众是一群傻瓜。然而,当来参加这次活动的观众将话题屡屡引向这部不多的为国人所熟悉的汉德克作品时,汉德克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来之前听说中国人喜欢了解一本书是如何写出来的,但年轻时的作品《骂观众》只是“一片小指甲”,是“完整话剧之前的引言部分”,“就像是我们走向广场之前穿过底下的门洞,你后面会看到一个很大的广场”。他也不认为这是一部所谓“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写它的时候我22岁,那时还没有‘后现代’这个词语,不要给我贴标签了”。

汉德克希望中国读者可以迈过《骂观众》,多多了解他后期的作品。比如即将推出的《试论疲倦》的中文版,里面包含了五篇文体别致的“试论”体小说。其中最末一篇——写于2013年的《试论蘑菇痴儿》中,写到了许多蘑菇方面的专业知识。有读者好奇研究蘑菇是不是汉德克的一大兴趣爱好,就像纳博科夫之于蝴蝶研究那样。不料这一次汉德克丝毫不谦虚,直言自己是“关于蘑菇知识的世界冠军”,“认识所有的蘑菇品种”,以至到了痴迷的地步。

“我向大家道歉,在写这部作品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中国的青年人是不认识蘑菇的。”就连开起玩笑来,汉德克也是一本正经的,好像是继承了卡夫卡那种从严肃和冷峻衍生出来的幽默。

“有的时候我面对一片无人的原野写作,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到大自然当中去写。我其实对于写作本身也有害怕。写作并不是正常的,你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写出来。我现在已经74岁了,仍然可以说写作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这对我而言仍然意味着一种历险。”

尽管汉德克将作家称为“世界上最美妙的职业”,但能够看出,他对写作始终持有一种严谨的、形而上的态度。从本意上来说,汉德克并不愿意自己的作品主动向政治靠拢,他在自己的写作中思考的多是一些存在和本质意义上的问题,而且很私人性。上世纪70年代后,他就转向了寻求自我的“新主体性”文学。特别是《无欲的悲歌》,这是他唯一一部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写了他母亲自杀的事情。但当读者试图借此去探讨死亡或焦虑的问题,他又关上了这扇门——“我只是个作家,是个以写作为生的人,我不是加缪,不是罗兰巴特,也不是德里达”。

“我自己从没选择我要进入社会生活中,我写作的出发点从来都不是由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参与的运动。”汉德克的代表剧作《卡斯帕》于1968年首演,这出“说话剧”探讨语言和人的存在关系,被认为是和贝克特《等待戈多》同样重要的作品。首演时恰逢当时大如火如荼,人们对这出戏有着热情激烈的反应。但这让汉德克自己十分惊讶,“他们误解了我”。他说,自己寥寥几个参加过的可称为“群体性运动”的是披头士音乐会、教堂弥撒和足球。这种“独立创作”的观念也不会随着时空有任何改变:“中国现在是一个很全球性的国家,但是如果回到奥地利那个我出生的小乡村,我跟我的邻居说话的时候,我相信跟现在在这里发言是完全一样的态度。”

谈起自己的阅读,汉德克又“骄傲”起来,他打了个比方说,作为读者的自己和作为作者的自己就好像“一尊佛像”和“一只小蜗牛”。汉德克说他自己是个“专业级的读者”,阅读就代表着伟大的生活,是“这个世界的心”。“生活不是去电影院或者去博物馆,而是作为一个孤独的阅读者。”他说自己从离开巴黎到现在,已经有十天了,现在非常想念阅读的时刻,因为旅途中难以静下心来做这件事。迪伦马特、马克斯·弗里施、罗伯特·瓦尔泽……若是讲起喜欢的作家,汉德克说他一天一夜也讲不完,但同样地,他把阅读作为一件私人的事情,只宜与二三好友对谈,在公开场合,四五个人就太多了。

伊丽莎白·索尔特的《一个反叛者的最后岁月》中曾写到英国女作家伊迪斯·西特韦尔对时尚的看法,可谓辛辣:“我不会追随时尚……人怎么可能每三个月就变成另外一个不同的人呢?”西特韦尔确实一言道出时尚的本质。她本人是少数引领了时尚风潮的作家,《名作家

作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级作家,如今莫言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二十多年间,莫言上百次出现在中外各大文学奖项颁奖典礼、文学论坛、高校、文学及文化等研讨会上发表演讲,这些演讲语言幽默风趣、言辞恳切,充满智慧的机锋和广阔的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爰古爰今,代不乏才,天公抖擞,多降奇贤。自民国至当下,学者作家,博闻强记、过目不忘者,亦不胜枚举,仅举三例。 ▌汪兆骞 博闻强记,亦作“博闻强志”或“博闻强识”,意思就是腹中诗书见闻多,而且记忆力惊人。《三国志·

“朱朝敏的这本书,对当下的文学写作而言,无论从作家还是作品,都是一个难得的示范。”在近日举办的《百里洲纪事:一线脱贫攻坚实录》线上研讨会上,《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高度评价了这部刚刚出版的纪实文学。 如何在脱贫攻坚的行动中找到文学创作的应有之

近日,理想国推出台湾文学家陈映真小说全集,分为《将军族》《夜行货车》《赵南栋》三册,完整收录作家1959年至2001年创作的37部中短篇作品,此为大陆首次完整结集。 新华社资料图 陈映真是全才型的文学家,他与白先勇、刘大任、尉天骢等友人同时

著名作家李迪于2020年6月29日9时36分因病医治无效离世,享年71岁。 鉴于疫情特殊时期,其丧事一切从简。 李迪,1950年 1月29日生于北京。他1970年发表小说处女作《后代》,在云南文坛崭露头角,1978年调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任编辑

对文坛而言,林棹是个过于新鲜的名字,一直到去年,才伴随着处女作《流溪》出现在文学期刊上。虽是处女作,但小说所具有的独特的叙事调性、旖旎多姿的语言和异常迷人的南国气息,令人眼前一亮,最近由理想国推出了单行本。书的作者介绍一栏简单地写着:198

江户川乱步奖、吉川英治奖、直木奖获奖,继东野圭吾之后又一个三冠王——池井户润的巅峰作品《半泽直树》系列首次授权中文简体版权。 《半泽直树》系列背景设定在了泡沫经济退却之后的日本银行体系,描绘了在经济下行趋势下的企业众生相。虽然故事背景设定在

日前,阅文集团公布2020年最新白金作家及大神作家名单,包含男频新晋白金作家2名、大神作家17名,女频新晋白金作家5名、大神作家17名。阅文旗下白金大神作家人数增至428位。 今年脱颖而出的作品涵盖都市、仙侠、科幻、游戏、历史、军事等多个品

浩瀚的宇宙从诞生那一刻起历经了数十亿年,人类的历史不过起始于地球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之后,在600万年的时光里,人类的演化经历了质的变化,直到今时今日,被冠以“人类世”的纪元,似乎我们真正成为了地球的主宰,却并不意外地依然要经历各种天灾人祸。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